日灼的原因
日灼是植物受高温、低温或温度剧变而造成伤害的一种现象。
冬季日灼出现于隆冬或早春,其实质是在白天有强烈辐射的条件下,因剧烈变温而引起伤害。果树的主干和大枝的向阳面由于阳光的直接照射,温度上升很快。据测定,日间平均气温在0℃以下时,树干皮层温度可升高至20℃左右,此时原来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解冻;但到夜间树皮温度急剧降到0℃以下,细胞内又发生结冰现象。冻融交替的结果使树干皮层细胞死亡,在树皮表面呈现浅紫红色块状或长条状日灼斑,严重时可危及木质部,并可使树皮脱落、病害寄生和树干朽心。
为防止日灼,夏季可通过灌溉和果园保墒等措施,增加叶量和水分供应,还可在果面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灰水等;冬季可在树干涂白以缓和树皮温度骤变。修剪时在树体的向西南方向多留枝条也可减轻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