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虱的发生与防治

粉虱是同翅目(Homoptera)粉虱科(Aleyrodidae)吸汁昆虫的统称。若虫像介壳虫,扁卵圆形,常被有棉花状物质。成虫长1-3毫米,被有白粉,像小蛾。

粉虱

粉虱一生要经历4个不同形态阶段,即卵—若虫—蛹—成虫,粉虱的雌虫在植株的幼叶背面产卵,卵呈白色或淡黄色的长方形 ,经过1-2天后呈圆形;卵逐渐发育成若虫,若虫经过爬行落在植株的叶子上,若虫在蜕皮后变得静止下来,开始进食并分泌蜜露,若虫最初是平的,后来变成一个椭圆形的盒子状,也就是蛹,蛹孵化后变为成虫,成虫用刺吸式口器穿透叶片,以吸取汁液为食。一般来说,如果温度合适,20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。

对植株的危害

1、直接为害:成虫、若虫均能刺吸植物韧皮部的汁液。由于其发育快、繁殖力高,往往短时间内种群就可达到很高密度,从而吸取大量的汁液,导致植物衰弱。

2、成虫、若虫分泌蜜露及蜡质物污染植物器官和果实,诱发煤烟病的发生,使植物光合作用受阻,导致叶片萎缩、枯萎和提前落叶,同时使农作物品质及质量下降。

有煤烟病的叶子

3、部分粉虱是许多病毒病的重要传毒介体,所传播的植物病毒可引致植物变色、坏死、畸形或果实败育,造成严重损失。

综合防治措施

由于粉虱具有个头小、死亡率低、繁殖速度快等特性,而且由于粉虱体表有一层蜡质层,使得农药很难渗透,防治难度也相对较大。在实际的防治中,最好采用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,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粉虱的危害:

1、粉虱具有趋黄特性,可悬挂黄板,在诱杀粉虱的同时,还可检测虫口基数。

悬挂黄板诱杀粉虱

2、有几种捕食者和寄生虫可有效控制粉虱,如草蛉科、花蝽科、瓢虫、长蝽科、猎蝽科、蚜小蜂科、捕植螨科。

3、伴生植物能有效防止粉虱,比如金莲花、万寿菊和番茄伴生,虽然不能杀死粉虱但能驱除。百日草吸引食粉虱的捕食者。薄荷、鼠尾草的气味能掩盖其他植物的气味,粉虱很难发现要吃的植物。

4、当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失效而且虫口基数较大时,应及时选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。防治粉虱的药剂有噻嗪酮、吡虫啉、啶虫脒、联苯菊酯、呋虫胺、仲丁威等药剂。为防止抗药性产生,以上药剂最好轮换用药。由于粉虱的若虫基本都在植株背面,所以在喷施药剂时,要注重叶片背面的喷洒。同时,由于清晨粉虱的活动弱,所以喷药剂最好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。